曾仅次于QQ的迅雷是怎么从国民软件掉队出去的?
商道童言(Innovationcases)留意到,沉寂已久的迅雷由于“指控前CEO涉嫌职务侵占”的热点上了热搜。双方各执一词,迅雷表示,前CEO陈磊使用虚构的交易环节等方法从公司套取巨额资金。而陈雷则说,迅雷指控背后实际上另有隐情。
对许多人来说,迅雷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记忆,许多用户通过迅雷接触到了丰富的影音世界。但是,这个PC上国民级的软件已被遗忘,甚至有网民可能不再知道有迅雷存在。
辉煌的PC时代
迅雷出现在中国互联网的早期,在PC时代最风光的十年中,迅雷一直是下载网络资源的强大工具。
2003年,美国杜克大学毕业的邹胜龙和成浩联合创业,IDG VC的合伙投资者杨飞将第一笔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注入了迅雷。迅雷2于2004年问世,与同类产品相比,它具有同样明显的优势“快”。
要知道,2004年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约为8700万,仅占人口的7%。互联网的普及率非常低,网速无法与当今相比,这就是迅雷黏住用户的立基之本。
当时,内容产品和服务贫乏,网民需要下载各种资源。但是,由于Internet速度慢,网速慢、不稳定、直接用浏览器下载文件失败率高等因素,下载工具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软件。
2006年,迅雷的国内用户达到1.1亿,使其成为中国装机量第二大的软件,仅次于当时的QQ。到2011年,迅雷在中国下载软件市场的份额达到78%。迅雷在其鼎盛时期拥有超过4亿用户。
只可惜,迅雷在PC互联网时代的风头,没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延续。
失速的移动时代
2009年,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收入增长率飙升时,迅雷启动游戏策略,但未能赶上赚钱的时机。
游戏业务需要投入大量运营资源,但迅雷一直无力、也无心支持这种投入,导致迅雷的游戏业务一直停留在页面游戏。也许强大的技术基因确立了迅雷的早期成功,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其他业务的发展。
又如,在豌豆荚、91等安卓应用商店兴起时,迅雷也瞄准了这一市场。但是,重视程度不够,投入资源少,该项目也被搁置了。当迅雷真正重视时,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。?此外,迅雷也造了一个浏览器,也败于战略不坚定的原因。
最可怕的是,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、浏览器功能的逐渐完善,移动互联网产品中产品形态发生变化,用户对单纯的下载工具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少。
迷失的发展战略
尽管迅雷依靠P2P技术打败了许多竞争对手,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P2P下载模式遇到了很多问题,例如版权和安全性,此外还有各种非法和色情的内容隐患。视频平台提供的内容更加丰富,也打压了迅雷的市场。
但最大的挑战,来自于网盘的兴起。
从2004年Gmail推出的存储空间开始,2008年Dropbox网盘产品正式登场,BAT巨头纷纷布局,还有115网盘等国内产品兴起,许多用户已经习惯于使用网络磁盘收集和下载网络资源。用户的产品偏好已经改变。
迅雷于2014年上市后,探索了许多转型模式,例如电子商务,游戏和视频,但其技术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
2017年迅雷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,迅雷选择的是区块链。更确切地说,是具有区块链概念的玩客币。彼时“玩客云”作为迅雷推出了新一代智能硬件,来替代早先的赚钱宝。同时为减轻公司财务支出,设计出了玩客币,替代水晶支付给提供资源的用户。
迅雷的说法是,“玩客币是依托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,用户可以通过购买玩客云硬件来挖矿获得,获得的玩客币可以用来兑换网络加速、存储空间、共享内容等。”但是实际上,玩客币并无法套现,迅雷大数据还指出,玩客币没有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,是变相ICO。
区块链无法救活迅雷。而更可靠的另一种业务是云计算。
2015年,迅雷发布了企业级云计算产品星域云,并与小米,爱奇艺等公司达成了合作。2019年,星域云推出星域通道服务,将共享计算技术能力进一步开放。这部分业务可以走多远,前景尚不清晰。
网盘与云计算的兴起,背后是工具产品和用户需求的迭代升级。在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,用户毫无忠诚度而言。
管理团队的败局
从2004年开始,雷军已经对数百家公司进行了投资,并孵化了许多成功的公司,但他可能没有想到被寄望的一个投资,却成为企业内斗的范例。
在迅雷诞生之前,网际快车占据到整个市场80%的份额。迅雷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该自己的便利性和功能。当时邹胜龙注意到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,游戏的下载包越来越大。于是在2004年,迅雷与当时的金山总裁雷军碰面,当场演示,与其他下载软件相比,迅雷快20倍。从此,金山成为迅雷的合作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