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拒绝相亲后,我在交友软件观察异性”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Author 沙糖
提到交友软件,年轻一代也许并不陌生。你只需要填写基本的介绍,上传照片,并通过左滑(即拒绝)、右滑(即喜欢)来匹配陌生人,建立联系。
《中国青年报》的数据显示,近一年来,62.4% 的单身青年交友以线上为主,其中,交友软件占线上交友用户渠道的 62.3%。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,互联网的无限可能,吸引了大批单身青年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8 年中国单身人口已达到 2.4 亿,而适婚高学历人口中,女性占比已超越男性,这一趋势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。
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使用交友软件寻求社交或亲密关系,但一切却没那么简单。比如由于准入门槛低,会存在信息不实与约会安全问题;而在照片占据大篇幅界面的前提下,"看脸"成为线上择友的第一标准,女性依然摆脱不掉"男性凝视"的枷锁。
我们和三位身处一线城市的 90 后女性聊了聊,她们都通过交友软件,促进了关系的升级或对自我的认知。以下是她们的自述:
拒绝相亲后
我开始用交友软件
○小梅,27 岁,上海,外企职员
" 88 元,本金牛座为了脱单支出的第一笔资金。"
这是我去年 9 月底的一条朋友圈,也是我郑重其事用交友软件的第一步——购买会员。软件会给我 VIP 特权,让我的信息有更多的展示机会,我用这样的行动,激励自己去社交。
2020 年全球交友应用中用户支出同比增长 15%,超过 30 亿美元。图 / 受访者提供
这条朋友圈,除了平日信任的朋友、同事,我爸妈也能看得到。从小到大,我几乎什么事情都会和他们分享。小学有男生写情书给我,其实就是抄歌词,我拿回家和我妈一起看,我妈笑着说:别影响学习。其实爸妈也不怎么担心我,你见过哪个谈恋爱的人,整个暑假寒假都宅在家里?
长这么大,我就遇到过一次我喜欢的男生,是我初中同桌。他喜欢捉弄我,比如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把我的眼镜藏起来,这些日常很好玩,但那时候也比较小,可能暗恋都算不上吧。
学校里总有那种风光靓丽的女生,她们成绩好,和异性的关系也不错,我通常能保持和她们良好的关系,但我不太想成为这样的人,因为不想要在保守的校园环境里承担"被他人讨论"的风险。虽然不觉得自己是讨好型人格,但我会比较向往和所有人都打成一片的状态。
我使用交友软件的原因有很多,毕业后,不想接受家里安排的相亲对象,那些无关痛痒的亲戚关心的,并不是我的标准,有几次我还会和父母起冲突。但作为没有谈过恋爱的宅女,我依然向往亲密关系。
去年年底,我主动约一位交友软件上认识的男生见面。逛书店、吃饭、看电影,都是我建议的,因为我感觉,自己掌握节奏,可能比较自在。我们聊日常工作、电影对各自生活的影响,也聊交友软件的各种功能,但并没有提各自的情感经历,对方情商智商比较高,大家保持着分寸感。
小梅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约会的心情。图 / 受访者提供
那一次见面之后,我们还是保持日常联系,我期待着继续见面,但感觉自己已经主动过,就需要换对方来表示了。患得患失是肯定会有的,但这些情绪可以与朋友或父母消化掉,同事也告诉我,交友软件上见面的前五个人,就不要期望太多。
3.8 妇女节那天下午,公司放假,但我因为事情多,一直加班到九点多才下班,疲惫地打开手机,发现上次见面的男生脱单了。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,我还蛮受刺激的,但转念一想,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我在 2021 年年初的时候有个计划,就是认识更多的异性,哪怕只是朋友也可以。我告诉自己,不抱期待,但保持热情。
陌生人在我面前哭
我感同身受
○大漂亮,26 岁,广州,互联网编辑
四年前,我到广州读研,所学课程与想象中的有差距,与同学相处也不算亲近,那时比较孤独。后来,我打算出国读书,也是那时候开始用交友软件,正好认识了一个学术男,能聊关于学习的共同话题。在学校附近的酒吧,我们见了一面,从对方那里,我能够获得很多当时生活里的具体建议,但并没有更多了解的兴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