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清家底,全球工业软件的“中国版图”
作者 |中国软件网 赵满满
校对 |中国软件网 顾习习
---
在可能被“卡脖子”的关键技术领域,工业软件就算一个,虽然我们明白的时间有点晚,大概30多年吧。
堪比目前的芯片和操作系统,工业软件被“卡脖子”在过去几年开始出现。2018年4月美国电子CAD软件公司Cadence,对中兴进行了软件禁运。2020年6月,哈工大、哈工程的老师和学生们发现无法使用 MATLAB——一种工学神器。
在ICT高速发展的几十年,中国人一直想拥有一颗“中国芯”,一个中国的操作系统。目前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,中国企业被卡脖子的情况屡次出现。相信未来,在工业软件领域,我们被卡脖子的事件会不时出现。
在近年来几次“卡脖子”事件中,工业软件和芯片是同时击中中国制造的“软”“硬”两把利剑。但芯片万众瞩目,相反工业软件,作为中国与西方差距最大的一个行业,也是“制造强国”最大短板,却未引起社会各方足够重视。
那么在全球工业软件的世界里,中国工业软件版图到底多大?工业软件如何在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”战略下,实现突围呢?
01
中国工业软件市场潜力大
能否“市场换技术”?
在软件行业中,工业软件只占很小的比例,以至于在与西方国家几乎同时起步的中国工业软件,要么因为市场小而放弃,要么因为投入少、人才困乏,而进展缓慢。
随着卡脖子问题的出现,我们迥然发现,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,堪称工业领域的“皇冠”,其中高端软件更是“皇冠”上的“明珠”。
同样,被卡脖子的原因,一方面工业软件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必要基础,不可或缺;另一方面,工业技术开发周期长,投入大,工业软件很难凭借短期的爆发力完成突破。
那么先看看,在全球工业软件的版图中,中国占了多大一块。
首先,中国工业软件在全球市场的占比“微不足道”。
虽然与其他软件行业相比,全球工业软件行业的增速不大,每年均能达到5~6%左右,但是市场规模庞大,2019年全球工业软件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。
同样在2019年,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仅为1680亿元,市场规模仅占全球5.73%,远低于我国工业产值规模在全球28.4%的占比。
而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,包括日韩等国,工业软件的占比也仅为24%。
从市场结构上看,全球工业软件以欧美市场为主,其中北美市场规模1560亿美元,市场份额为39%;欧洲市场规模1280亿美元,市场份额为32%;亚太市场规模为960亿美元。
另一个现象也引人瞩目,亚太地区引领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增长,增速最高,达到7.6%。
第二,全球工业软件巨头均诞生于工业制造强国,而制造大国中国却是工业软件的弱国。
根据相关研究报告,全球工业软件巨头均诞生于工业制造强国。从全球范围看,工业制造强国主要分布在欧美,包括德国、法国、瑞士、俄罗斯,以及美国和日韩等。
欧洲包括德国、法国、瑞士等。其中德国是工业软件强国,包括SAP、西门子、Software AG、EPLAN、MPDV、FORCAM、PSI、CADENAS、AUCOTEC、Seeburger、abas、3S、菲尼克斯电气、Tebis、Magma、Openmind等企业。
法国则有达索系统、施耐德电气、ESI、TOPSOLID、IGE+XAO、Trace Software、Lectra等。
另外,英国有SAGE、Aveva、ROMAX等;瑞典拥有海克斯康、MonitorERP、Qlik、COMSOL等。其他如荷兰的EXACT、瑞士的ABB、Autoform,以及意大利Selerant等也具有较强实力。
美国是工业软件超级大国,研发类有PTC、Cadence、Synopsys、Autodesk等企业;生产类有通用电气、霍尼韦尔、艾默生等;管理类有甲骨文、Salesforce、IBM、微软等。
工业强国日本有发那科、安川电机、三菱电机、横河、欧姆龙、Zuken、Asprova、富士通旗下的ICAD、NEC、日立信息等。
工业强国的中国,在工业软件上,除了管理类软件,还没有出现在企业估值、市场销售规模、市场占有率、技术领先型、平台成熟性、生态的完善性等方面,可以与发达国家匹敌的企业巨头。
这也可能是很多专家认为,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,也是目前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