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APP可“包办”志愿填报?专家建议不要依赖
3 专家建议
提防“付费包上学”幌子
在志愿填报方面,泉州黎明大学招生办赖老师建议,考生可对比本年和去年招生计划数,参考往年分数,充分考虑自身兴趣、爱好、家庭背景、就业倾向等因素,按先“热”后“冷”,尽量将自己心仪的专业填在志愿最前面。采用“冲、稳、保、垫”原则,尽量保证所填报的院校专业之间有一定的梯度。
2 记者调查
华侨大学内招科科长曾珍表示,目前考生和家长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,以一些智能辅助类志愿填报产品作为参考,考生在对报考院校和专业都较没方向的前提下,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辅助筛出一定选择范围。但这类软件和小程序多是“唯分数论”,不要太依赖数据推荐,志愿填报还是要对自身的兴趣、职业发展、意向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等做综合考虑。
据泉州网报道2022年福建省高招志愿填报已开始,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,据统计达1193万人。都说“七分靠考,三分靠报”,高考志愿填报也是个技术活,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热点。记者调查发现,与高考填报志愿相关的APP五花八门。日前,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填报高考志愿的7大注意事项,高校招生办老师也提醒考生,有关志愿填报APP多“唯分数论”,不可盲目依赖。
吴徽明建议,如今志愿填报信息很透明,考生和家长要多通过官方渠道了解,参考《招生指南》和《招生计划》,不要盲目,避免耽误学业。(记者 许奕梅 实习生 林贤敬 郑中煜)
APP“定向推送”院校专业不全面
不要太依赖软件分析多参考平均分综合考虑
随后记者在电商平台上也有搜索到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产品,有的也提供大数据智能分析辅助填报,收费几百元。而对于一对一线上指导志愿填报,收费主要根据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的资历水平售价不同,其中资历最高规划师,指导价格达8999元。但对方对填报指导后出现调剂、滑档是否有退款等问题含糊其辞。
部分APP上的数据过时
市民张女士最近也在忙着给亲戚指导志愿填报,使用了几款APP来辅助志愿填报。使用后,张女士发现,APP在做模拟填报分析时,多以院校录取最低分和切线最低位次作依据,科学合理性值得商榷。“看得越多,好像越不知道要选什么。”
“我做好填报方案,你直接抄上去就没问题。”王老师提供一份已做好的填报案例给记者参考,自称半天内就可以出一份报考方案,并口头承诺“如出现调剂、滑档情况会退款和赔偿”,但无法提供书面合同协议。
来源:东南早报
吴徽明提醒,考生和家长在寻求线上或培训机构的填报咨询服务时,要理性对待,谨防被骗,比如,有的考生分数与院校录取线差距较大,对方却声称“付费就可以包上某大学”,“专科分数线也可以上本科院校”等,还有的打擦边球,声称可以包上本科院校,其实不是全日制,而是自考模式,甚至获取的是成人高考文凭。
1 市民反映
在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成为新兴行业后,网上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也成了热门,有各种老师直播“现身说法”。记者在线联系了一位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王老师,他声称指导过的考生“0退档、0滑档,家长满意度100%”,提供一对一填报指导,收费6800元。
记者随机采访使用过该类APP的几位考生,反映不一。网上也有网友质疑平台数据与高校官网发布的权威数据不相符。测试了几款软件后,记者发现除了院校、专业两项服务查询功能基本一致,在同样的分数下,不同填报志愿APP推荐的学校不同、录取概率测试也不同。
记者调查发现,考生通常会使用软件内智能选志愿的功能,输入地域、分数等信息就可以一键测试,以获得自己意向的择校选择,其中包括提供“可冲击、较稳妥、可保底”三类不同梯度的院校。
记者查询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》(2021版)发现,包括职业规划师、高考志愿规划师名称不在目录之列,与此相关的职业指导师,也已于2017年取消了职业资格。根据相关规定,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。
“我们按意向专业筛选,结果有个别不知名的学校一直被推荐在前三位。”日前,市民李女士在陪着女儿填报志愿时,发现了这一疑惑。李女士说,前不久,女儿获悉有一个志愿填报服务线上系统,缴费后获取网址和账号就可以登录。李女士和女儿选定好几个专业方向后,就按考分和排位做学校筛选。几次操作后,发现有一所省外高校名字很陌生,但总是被“重点推荐”。之后她们又试着查询意向院校,并和该所学校的官方网址对比,发现系统上显示的院校专业并不全面。
上一篇:自习软件变“聊天社区”、诱导消费……挂羊头
下一篇:软件定义算力,算力定义汽车